为何选择雕塑专业 我们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来决定你的命运,当然班主任也是胡钜湛老师,三年里面跟每个学生的接触,他当然知道每个学生的特长,你在哪个方面比较擅长,他就会注重,另外他会把一个班里面的学生分开来,因为一个班里面终究会有一些(不同的兴趣)。我们那时候是五分制,到了三年级的,你的学习浮在五分,基本上是稳定在五分,层次就变成这样了。等于种子队一样,你总要摊一摊,结果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这五个专业里面,他会先分几个人码在上面去。因为我们附中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有专业课在上了,专业课上的时候,每个系的老师来上专业课,他会观察到同学们的能力,他就会提出意见要哪一个同学,所以也有提名的方式。 柴堆里的木料 实际上我打木雕就是从那个时候(在海南印刷厂工作时)开始。我跟那些工人很熟,然后经常他厨房是烧柴的,所谓烧柴那些柴是树头、树根。然后我就跟那些工人说我说哪一些可以打,哪一些不能打,那些柴一拉回来都是到顶了,到这里三四米高的一座小山一样,我就跟两位工人一起爬上去,他们就跟我在那里翻,就选了一些可以打木雕的木头,然后就翻下来。翻下来之后我就可以在那里打木雕,自己打木雕。所以实际上开始第一次拿出去,1974年那一次第一件木雕《海南民兵》就是开始那里打的。后来有一件得了二等奖的也是在那里选出来的木料,就是柴堆里面的木料。 创作需要有感觉 我实际上在印刷厂的时候已经习惯了,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如何抽空自己考虑一下东西出来。因为人呢,搞创作的时候,不是你想搞就搞的,比如我们经常习惯于某一个展览时间到了,上面派一些任务下来,你就按一些题目搞创作,经常是这样的。比如第几届的美展来了,这一届的主要题材有什么,列了很多项,就按那些考虑,但是这些是对画院,对雕塑工作室,这些专业机构提出来的,而作为我的习惯不是这样的。 我觉得在某一件东西里面切入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什么感受,可能马上做了,所以说不清楚我什么时候感觉到了,所以就出现了刚才你提出的话题,到底你搞什么创作,你是怎么搞的。我是对着木头在想的时候,假如我有感觉了,我就来了,没有感觉,你踢我,我都不动一下,动不了,不想动。 当然所谓的感觉是什么,很多方面会启发你,包括你以前的经历,你以前的记忆,你以前所有的影像思维,目前所有引起你注意一些事件,或者是形态……你感兴趣,而且有很结合你的材料。 追求艺术的童真 我实际一直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我最麻烦的就是我的自然主义表现的手法,我自己很讨厌,但是又不自觉陷到里面去,我很想概括,很想能够用很简单的,很简洁的语言去把我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但是我经常走不出来。 我是很崇向于一些没有基础的,但是感觉很新鲜的那些人,对对象一些表达的方式方法,应该说是返璞归真的一些东西。我老翻那些东西看,总是觉得这里面能够启发我一点点,但是启发我一点点归一点点,关键我很难说能够达到他们那种水平,所谓他们的水平就是能够童真的反映一些东西出来,实际上我是努力在追求这点。 心态平和 我这个人从来不会觉得是高人一等,首先我的心态比较平和,心态太平和了,有时候觉得我就是一般人,就是一下水道工人。我心态是,我为什么高人一等?实际上我当过农民,下过乡,插队落户过,那我怎么样能活下去,即使我不归到文艺界也能活下去,因为我是个农民工,我拿公分,也是个强劳动力,所以我心态还是比较平和的,这有什么不得了,只不过是职业之分。生活,每个人就是要活着,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某一个方面,国家给你某一种待遇而已,所以心态一定要放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