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喜欢画公仔 从小我就喜欢画“公仔”,画小人书里的人物。后来“日本仔”打到了我们乡下,广州沦陷,我妈妈就带着我和我的妹妹们逃难到澳门。澳门那时是属于葡萄牙的中立地区,日本人没有占领那里,于是我们就定居澳门了。那时我大概七八岁,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当时有很多流浪的画家逃难到澳门,那时正在读小学的我每天放学都会经过牌坊,就是那个有名的大三巴牌坊,每次经过那里都能看到那些画家在画风景。我总在那里流连,很喜欢看他们画画。从此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一名画家。从小学到中学,我在学校的各种画画比赛中都得到冠军,这些奖项更加坚定了我要当画家的想法,我就是这样开始走上美术道路的。 从广州市立艺专到中南美专 后来解放了,才刚解放两个星期,我就想回广州。回到广州后,我进了当时高剑父创办的(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读书,这所学校由高剑父任校长,关山月、黎雄才是那里的老师。后来,省艺专和市艺专合并成为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我就开始在那里读一年级。可是,一年级都还没读完,国家就号召大学生去参加革命,参加土改。当时被称为“千载难逢”的土地改革,我一共去了3年。到了1953年,沿海一带的艺术院校迁到内地,广西艺专、原中原大学美术系、华南文艺学院三个单位合并成立中南美专,学校设立在武汉。于是,我就在那里继续读书,到了1956年毕业后就留校做老师,在中南美专的附中教书。到了1958年,因为在靠近港澳的地方都没有一个艺术学院,于是中南美专搬回广州,对于这个变动,我们当然高兴了,我们这些“广州仔”终于可以回广州。1958年,广州美术学院成立。我当时在工艺系教书,教素描和色彩。我是教研组长,即教研室主任,那时有很多毕业生后来都成为了我们的同事。那段时期生活比较平静,我可以专心教学,也创作了好多画。 谈创作:表达对大自然的礼赞 我从事教学多年,然后退休,至今已有60多年了。说起来,我都很唏嘘,时光流逝很快,从在美院附中教书到在美院教书,眼见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走出校园,这是我一生从事教学最值得安慰和纪念的事情。因为每一届学生毕业,都有自己的心血在其中;每一届学生毕业,都有自己劳动付出的痕迹。我说不上有什么大的艺术成就,一直以来我都是自己喜欢什么就画什么,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那段时间过得很开心,有去新加坡参加画展,也有外国的同行来访问,那段时间是比较自由和开心的。 我觉得艺术要出自内心,在我的画册里第一页,我就写了自己感受深刻的一句话:“画,是画家的心声与表白。”一直以来,我都是跟随自己内心进行艺术创作。我觉得人应该回归自然,大自然很广阔也很丰富、很美丽,于是我开始进行风景画的深入创作。无论是油画、水彩、丙烯画还是水粉画,我都喜欢画大自然。我出了几本画册,画册的题目都是《大自然的礼赞》,是我赞赏、歌颂大自然的一种表达。 艺术家应回馈社会 最近我和颜老师(胡国良夫人颜苑馨女士)都有这么个想法,社会培养了我们,让我们有优越的条件成才、搞创作,我们应该如何回馈社会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最好的画作捐赠出来,无偿地贡献给社会。我在最近这十来二十年的很多画,都捐给了广州档案馆。在最近的河源画展中,我将整个画展的作品都捐给河源市政府,总共有60幅画作。向阳春市也捐赠了200多幅,阳春市政府在他们的博物馆为我们专门设了陈列室,将我们的作品陈列在那儿。每次展出都有很多人去看,我觉得这样更有价值,比拿笔钱回家更有价值。这人啊,也就能活这么些时间,最多100岁,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艺术家最好还是作品能留在世上,让人们能欣赏,让人们知道你的人品,知道你的追求,所以我和颜老师要将我们认为最好的画贡献给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