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次美术比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53年的时候,我在北京一间叫童子女中的教会学校初中毕业。 毕业这一年北京少年宫组织了一次少年儿童美术比赛,因为我原来一直想学园艺,没有想学美术,而且当时觉得美术作为职业好像不太可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因为我美术课成绩还比较好,所以美术老师就让我去参加。 我说画什么呢,他说画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当时抗美援朝,我们跟好多同学都给志愿军写信,甚至寄一些礼物之类的。我们也就参加了,为了反映这个事情,我就画了一张画,叫作《接到志愿军叔叔的来信》,就把班上要好的同学,我们是女中,就全部都画进去。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会朗诵,就把她画上去在读信,周围就是一些其他的同学。那么画完了以后觉得还不过瘾,还想再画一张,就画什么呢。刚好我看到了一个画家叫冯真,因为当时在北京有一个什么和平代表大会,就是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士来了。冯真就画了一张宣传画,有一个女孩子对着画面,举手拿两把花向观众跑过来,正面这样的,叫做《和平代表欢迎你》这样一张招贴画。我看到这张画以后,我就说原来画可以这样画,画中的人物可以对着画外来讲话,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所以我就画了一张自画像,手摸着红领巾,题目叫做《妈妈看我的红领巾》,表现一个小孩刚刚在学校里参加少先队以后,回到家里头对着爸妈讲,我参加少先队了,所以就画了这么一张画,没想到这张画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去领奖时,少年宫的老师就说你找谁,我说我是郑爽,说我的画得奖了。“你是郑爽,你是不是画你自己?”我特别不好意思,觉得画自己好像是不是不好,应该画工农兵,为什么画自己呢,我画了自画像,我摸着红领巾的像。后来我就说是的,是我画的,然后他说,行了,你得奖了,给了我一个奖牌,很大的一个奖牌。 其实后来我才了解到,那一次美术比赛,是中央美术学院要办美术学院附中的时候,要在北京中学初中三年级这些学生中间寻找一些喜欢画画的孩子,看一下水平。但是我那时没有想法,不知道画画可以成为终生事业,后来老师跟我说了以后,我才说好吧,那我去考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学版画非常有趣 在附中接触版画,一开始刻木刻以后,就非常有兴趣,用刀子刻了以后印出来的效果,太好玩了!如果不印出来的时候,你完全想象不出来这张画会是什么样子的。给我们上版画课的,当时都是我们国家最有名的版画家,像李桦先生、古元先生,还有黄永玉先生,这三位是教我们专业课的,是我们国家最有名的版画家,我觉得学起来非常有趣。但是后来在木刻里面,我们学过木板、铜板、石板,木刻有油印和水印,水印在当时还比较少,而且其他院校还没有上过水印课,我们是第一届上水印课的,最早的水印课是古元先生教的,古元先生做过一些水印。我做了以后就觉得非常有兴趣,对水印木刻非常有兴趣,这样一做就做了几十年。 古元先生对我的影响最大,黄永玉先生他的画我也挺喜欢,但是他太聪明了,我觉得我跟不上他的思路,他比较装饰这样的。李桦先生比较理性,而古元先生的画比较抒情,我觉得我更接近古元先生的画,所以我最后选了古元先生,在毕业以后,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古元先生工作室。
我想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去 为什么到广州?就是我读研究生的那一年里头,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张信让老师到中央美院去进修,张信让老师是中央美院早期解放前毕业的一个画家,当时中央美院还没有版画系,只有国画系和油画系,后来才有版画系。这个张信让老师就到中央美院去进修,跟我们在一个房间里面上课。 我当时在北方一直生冻疮,手和脚都生冻疮,耳朵都生冻疮。以前在东北的时候也冻的一塌糊涂,手都肿的,到现在我的手都有点肿的感觉。而且我的血液循环不好,所以墨汁都是冻的,包括耳朵、手、脚都冻,甚至影响生活。一热了以后就痒,不热的时候手都是硬的,我现在到北京以后还是冻,我就想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去,一定要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去。所以在中央美院大学将要毕业的时候,我就想去南方体验生活,我就去了湖南,结果没想到湖南还是冷,湖南是这样的,它不结冰,但是它潮湿而寒冷,所以我到湖南以后仍然生冻疮,所以我就感觉到这个冻疮已经影响了我的生活:画画也困难,什么都不行,所以我想一定要到再南一点的地方去。 我回到北京以后,刚好广州美院的张信让老师已经回到广州了,我就给他写了一封信,我说研究生分配了,你们那里要不要人?如果要人的话,我想去广东。他发了一封电报给我说,你来广州,马上我们就要下乡了。他说你要快来,因为电报也不能说的很仔细,我就把什么东西收拾一下之后,只是带了一些随身的衣服和画具就来了,其他的东西都放在家里面了。 新奇的生活带来创作上的丰富 我们上课带学生下乡责任比较重,但是我就带了三次学生下乡。当时我的孩子比较小,在幼儿园全托,我带学生下乡。像我们去云南,就去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同学回来搞创作就会很丰富。你去一个很平淡的地方,同学搞创作起来就没有这么丰富。所以我带他们去了以后,我觉得很幸运,他们那里的风俗习惯很特别,衣着很漂亮。另外一个我们很幸运,我们遇到了婚礼,大家一起去吃喜酒,把我们的同学都叫过去吃喜酒。还有一个葬礼,很隆重的一个缅甸葬礼,要出国到缅甸去看。那天人山人海,我们没有见过这样的葬礼。一个当地很有名的一个老太太,他们是把木材全部堆起来,比这个房子还要高一些的一个柴堆摆起来,一个一个搭起来,然后把棺木放在最顶上。在棺木这个地方拉了十几条铁丝,铁丝就是一个柱子,铁丝都连在这个地方,棺木放在这个地方,一条一条连在这里。这个地方好玩有一个铁线连起来,这个地方有一个小飞机,是纸做的一个小飞机,跟铁线是连起来的。这个飞机后面有一个放花的,然后到开始那个时候,他们有看时辰的,时辰到了以后每一个小烟花点着了,点着了烟花就顺着铁线飞到柴堆棺材上面。然后他已经淋了很多酒精在上面,小飞机轰一下全部着起来了。 我们非常意外的是所有人都在那里跳舞,围着火圈在那里跳。我觉得太奇怪了,为什么是这样欢乐地送走一个老太太。他说这个老太太年龄很大了,而且在当地是一个名人,大家很崇敬他,他说这是最高规格的葬礼,是这样子的。真的是,我们没有想到葬礼在欢乐的情景下把人送走的。我有时候觉得我们平常在这种生活里面习惯了,你想不到人生活中还有那样的习俗什么的,真的很丰富。所以有时候我愿意带学生去一些新奇的地方,他们的创作就很丰富,如果很平淡的生活,创作就没有那么丰富,是这样的。 水印木刻的难处 像我们水印木刻这些是要自己买材料的,铜版和石版工作室会提供一些,因为那些个人很难买,你比如说,买酸,或者什么的,这些当时要开证明才能买的到的。酸,因为它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不是到美术用品店里去买的,要到化学用品去买。所以铜版工作室和石版工作室他有那些材料是柜子锁起来的,上课的时候老师有钥匙打开再用。 早些年在学校教水印木刻的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说最困难的是水印纸,因为没有。用宣纸太薄了,夹宣也不行,后来就找了过滤纸,它是化学用的,不是在美术用品的店去买,要去找,最后在卖科学用品的店里找到了那种过滤纸,做化学实验用的呀,后来才有了专门做水印木刻的纸了。 《绣球花》 《绣球花》是我比较早的画花的一张作品,在这之前我都没有画花,以前都是画一些人物。因为版画它是“投枪匕首”,鲁迅先生说版画是有战斗性的一个画种,当时也的确是这样的。当时有一些学生运动,之前的时候那些教我的老师们,一个晚上刻一批这个画,然后连夜在那里印,当时国民党袭击,把窗户用东西挡起来,在房间里木刻,然后印出来,假如学生运动的时候就带出去,而且像传单一样地撒出去就这样的,那个版画是当时战斗的武器。
那后来,版画它就是说在内容上除了战斗性以外还有一些观赏性的内容。那么我是特别喜欢花的,因为原来我并没有想学画画,我是想学园艺,我的美术老师主张我去画画,我才学的,那我画的画还是花这些,没有什么战斗性的,这个就是我的缺点,人家说版画是战斗性的,你就画一些花花草草、猫猫狗狗的不怎么好,但我认为版画也可以做这些。《绣球花》获得法国春季沙龙金奖,那其实不是我送去的,我不知道,是中央美协他们展览以后送去的。后来就是人家告诉我说得奖了,刚好我去了北京,结果他们就告诉我,我得奖,我一开始还不相信。不是直接告诉我的,是不是中央美协不知道我的地址还是怎么样,反正是别人都传说了,我才知道。 我想说什么,就用画来说 搞创作的确是一种很兴奋的一件事情,我有一个题材我想要画的时候,晚上睡觉做梦都在想着这张画要怎么处理,其实我现在想一张画就跟一个作家写一个小说差不多,我要创作一个,我要说什么,但是我纯粹是从形象来出发的,从形象来说明。 那么我看到了一些好看的东西,我就想把它说出来,让别人也来知道,这个原来那么好看,美术家的创作目的是给人家看,作家也是给人家看,他只不过是文字,我是绘画形象。小时候当然没有这么多的体会,但是画了画以后,就觉得我想要说什么,就用画来说。那么我们家里头,我爸爸是学建筑的,我的祖母生了12个孩子,其中有4个男孩,8个女孩,其中我爸爸学建筑,但是他也画画,那么还有我的姑妈,有好几个他们也是没事就画画,所以小的时候就变成画画就是一个游戏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