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1930s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口述史料 | 1930s | 正文
恽圻苍






恽圻苍,1932年出生于武汉,江苏武进人。先后就读于武昌艺专、中南文艺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曾赴法国、欧洲各国及日本进修考察。油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                                

受访人:恽圻苍

采访人:宋安平

摄像:文三原

照相:冉书语 唐家慧

录音:宋安平

采访时间:2018年11月6日

采访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新安大厦恽圻苍工作室

本次恽圻苍老师口述史采访项目同时也被纳入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2015级美术史系学生的“美术史资料收集与整理”课程体系,由近现代美术研究所王琳、侯俞伊老师带队进行,2015级美术史系6位学生共同完成采访及资料整理及入库事项。






采访视频









采访音频







文字整理

《星海·黄河》源起:中南美专时期与音乐结缘

我年轻的时候,在武汉市的青年文工团参加过《黄河大合唱》的演出。一直以来特别喜欢《黄河大合唱》,包括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国歌。我认为这样的音乐是最能够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这样的音乐作品,我经常会哼一哼。而且我们在中南美专的时候,跟中南音专在一个院子里,那个院子中间隔了一个大操场,对面是音专。当时有一位教授叫夏之秋,他是所谓的“小号大王”,也是《八百壮士》的作者。当时我因为在青年文工团跟他们那些吹小号的人玩儿,我就拿来学着吹。结果我在吹的时候,夏之秋教授听到说“这个小伙子吹出来的音色很美呀”。有一次他把我叫去,用钢琴让我试唱这样跟着他哼一哼,结果他就教我,那么我就在那个阶段开始除了画画和工作以外,空了也会吹吹小号。我那时候住在“鸽子笼”,住在那里我经常在那里吹,居然大体也能够把《黄水谣》吹下来。……大家联欢的时候最受欢迎的作品就是我的小号的作品。


《星海·黄河》的细节塑造

为了画他(冼星海)的衣服,我找了三天,找了三个模特做动作。我专门在教育科借了过去的布的衣服……不仅这三天找的模特,我还找了很多画报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过去的那些衣服的衣纹。我把那些衣纹用素描画下来,勾勒一下。(成稿时)只是画了这一点点。别人会说,哎?怎么那么轻松——功夫都用到画外了……并不是说,我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轻松。因为要塑造一个东西,你没有真正的掌握你是表达不了的。我要的效果是,要画得这么深入,但又像草稿一样那么轻松,因为它要有写意的这些因素在里头。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两个历史时空

这幅画很难画呀!因为这幅画有两个不同的时空。第一个时空,就是一个大时代的场面,虎门炮台有一艘船被英军打得一半都淹没在珠江里面,炮台在冒烟,一个大时代的场面;第二个时空,林则徐被罢官。我把这个罢官的林则徐和这个大时代的场面,我要放在一起……那么油画呢,要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很困难。我曾经画透明的林则徐,后面还画个大场面,很难画。后来我就没有办法,我曾经想要不这样吧,我跑去玻璃厂,有些玻璃厂很俗气的画,我去学习一下怎么画,我想后面画一张油画大时代的场面,前面用玻璃画一个林则徐的很激愤的一个肖像,来表达我这个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思想。后来(他们)说不行,那么大的玻璃,运输啊、安全啊,也很难表现,不行。后来要找有机玻璃,有机玻璃会老化又不行,反正想了一些办法。

最后呢,我在油画很困难的时候,我们雕塑系有一位老师叫胡博,你们知道吧,他水平很高的,当时雕塑系学生对他非常崇拜的,跟我关系非常好。他就跟我说,那你不如做一个高低浮雕。我就问潘鹤,什么叫高低浮雕,他说浮雕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画,反正你就大胆地画吧,像你这样怎么画都会是好的,都会好看的。我说高浮雕呢?他说高浮雕就是一个人睡在床板上,你不要让他脚手都跑出来就行了,然后我就做了一个高低浮雕。

谈及“抗俘系列”之《不屈抗俘之三——成本华》

04年,我在一个看电视的时候,突然看见有一个形象(成本华),我突然在电视里面看到这么一个形象。看了以后呢,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我好像很揪心的去看这张,对我刺激很大。因为我知道,这个表情和这个形象的此时此刻,是有日本人的刺刀面前,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她被日本人抓去,成为俘虏。这样一个藐视的微笑,在日本人的刺刀面前。我说,她敢于在日本人的面前,有这样的蔑视的微笑的表情,可是转瞬间,她的命运如何,遭遇如何,可想而知。我竟然流泪了。后来我觉得我很想画这个形象。我就想,我无论如何要找到这个原始资料!我不画到这张像,我不开个展,我不画到这张像,我死不瞑目!

画最打动自己的画

他们都说我有点傻气儿,但是我想是这样,因为我现在做艺术创作有一个原则,就是我不考虑时间,不考虑成本,也不考虑看任何官老爷和大老板的脸色。我又不进市场,我画我自己最打动我、我最想画的画。......我这个人呢,要就不搞,要搞就挺认真。我的好朋友他们都说,恽老师这个人做事,不管大事小事,要是不做,一做就好认真。就这件事,你们看我是很认真的,但是我的缺点也是认真,其实不用费那么大劲儿,我就是死心眼。







采访图片







文献资料


△ 《恽代英在“五卅”》,1986年


△ 《鲁迅》,2005年


△ 《晚照——水彩大师王肇民》,1995年


△ 《书画家苏华》,2000年


△《陈香梅》,2002年


△ 《世纪松谭天度》,2000年









Copyright ©2019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