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首页
   
       
 
1930s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口述史料 | 1930s | 正文
王玉珏

王玉珏,1937年出生于湖南郴州,祖籍河北玉田。1964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2年任广东省文艺创作室美术组创作员,1977年后历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副院长、代理院长、院长,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受访人:王玉珏

采访人:梁志钦 许冰煌

摄像:庞伟杰李宇强

照相:陈熹

录音:李宇强

采访时间:2018630

采访地点:广东画院王玉珏工作室


采访现场


访谈节录

一点潇洒一点糊涂

我这个名字可真是要好好说一说。我呢原来是叫王淑贞。淑,淑女的淑,三点水;贞,贞洁的贞。因为我大姐叫王淑萍,二姐叫王淑兰,我叫王淑贞。后来就考到中南美专附中的时候,我去报到的时候,老师说:你要改名字,我最开始以为,哦,艺术的都要改名字啊?他说:不是,是上一班那个同学,你同学和你的名字一模一样,你要改名字。哦,原来是这个样,那我就回去跟姐姐、跟家里人(商量),那时候我姐姐是在汉口,我就去跟她们商量,为了这个事情我还伤心了一段(时间)。她们说:这个改名字太容易的事情了,那你就改吧。(那)改个什么名字呢?我二姐夫挺会改名字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查了字典,他就给我改,改了这个……这个名字呢就是,叫做四块玉吧。

高中时的王玉珏

这里也有个故事。就是我的家乡叫玉田(唐山市玉田县)嘛,以前叫麻山,那个地方叫麻山,就是说,有一个故事是什么呢?就那个时候,那里有一个人,就是他……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就是说,经常去担一些山泉放在路边给人家路过的人喝水,解决那个口渴的问题。后来有一个山神吧,叫做山神,叫做……阳伯雍这么一个人,是他,他也是这样子经常做好事,后来这个……大概是山神吧,看到了这些人在做好事,就给了他一斗石子,说:你把它种在那个,石子之上还是种在田里头,就会长出玉来。结果他就照这个办法去做了。果真以后,在这个地方长出来了很多白的玉,当然这是一个传说,但是以后呢,这个地方呢,就叫做玉田。它离北京不远,在天津以北,北京以东这个地方叫玉田。那我的名字呢,就四块玉,这个我想,人家说以德行仁者是王,这个玉呢,是美好事物中的杰出者,就是这个。这个呢,是两块玉镶在一起的,那就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呢,合群友爱,那我的名字是不是一个很被人看好的一个名字。

后来呢,那是90年代了吧,就是文怀沙老先生,好像是2001年吧。(他)来到广州和我们聚会,他看了我的名字,很感兴趣。他就说我是四王两点居士,我说:我是共产党员,怎么能当居士呢?他就笑了笑不解释。然后再继续说我的名字,上一横为天,下一横为地,中间为人。那我说:四竖呢?(他说):天地人和,(我说):还有两点呢?他说:一点潇洒一点糊涂。好吧!我就记住了这一点,我的名字能让大书法家说出这么……我很感激他,所以我一直记住这个。一点潇洒一点糊涂,做事情别太认真了,我可能也太认真了一点,我就说以后糊涂一点。

附中求学时获女王绰号

女王这个外号……因为我刚入学(中南美专附中)的时候呢,我是湖北考(进去)的嘛,他们很多都是广东这边考进去的,广东这些同学都特别灵巧,学的东西可能多一点,那时候他们还不是很看好我,但是同学之间还是比较友好的。我这个人呢就是傻呼呼的、大咧咧的,和大家都很好,都是很友好的,是这样子。那时候我们都住在学校、吃在学校,放假,假期暑假就去下乡,寒假了很多同学(看寒假)时间短了,很多同学也不回家的,都是在学校过的。

就读附中时的王玉珏参加化妆舞会(前排左二)

那我们上课之前,晚上晚自习之前呢,这些同学们就很喜欢在黑板上画漫画像。我们班同学不敢画其他的女同学,就敢画我。因为我大大咧咧的,我不计较,就画我的漫画像,当然漫画是画得很丑的嘛,就画我的侧面像,额头比较大,鼻子很直,又很挺胸,就那样子。那我呢,后来我自己也画漫画像,我自己画的,也是根据那时候的印象。

1956年夏天,王玉珏同中南美专附中同学在湖北写生

那大家都觉得很好玩。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子,就后来呢,他们就觉得我不错,就选我当班长。其实我在班上的学习呢也不是最棒的,但是我能团结人,能够把大家搞到一起,这样子就选我当上了这个班长。直到毕业以后他们给我写信,还说我是他们心目中永远的班长,这个班长当得,就是很随和,能为大家办事。那时候我们班是全校应该是最了不得的一个班。

忆关山月

我觉得关老(关山月)影响我的最大的,就是他的创作,他每一幅创作都是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新的想法,这一点那我们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我,在我搞创作的时候我就想到,我要抓到这一点,那我一定要尊重我的第一选择、感受,把这个最新鲜、最感动我的东西把它画下来。那时候关老在,在湖北的时候就画那些,长江万里图那些,画得多好啊,到后来到深圳美术馆去展览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他画得生动,笔笔都有劲,那样子画出来的,真是每一笔都是很有劲这样子画出来,所以也影响了我。所以我在我的画当中,我画画我不是描,我要画,要每一笔都显示出自己的力度来。

1971年观看关山月前辈创作(右为王玉珏)

在广东画院的日子

来到画院后成为了专业画家。不让我干其他的事情,那我不是太好了嘛!我就拼命地抓紧时间画画。那画画不是说你坐在那里像吃饭,给你做了饭就拼命吃就行了,你必须有生活、有体验、有感受,你能找到你想画的东西才行嘛,是吧!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说,我画画,我天天坐在画室里画画就能画出这么多作品来,不可能。我那时候是在实际生活里头,有所感受,有所体验才能画出来的。

在画院的工作……不用总结了,没有必要总结了,也没有什么高峰不高峰的,反正是说,自己画画永不放弃了,我是这样想的。作为我这个人生格言,我就是大道无求,有容乃大,无求则刚。就是要做一个刚直的、正派的、对社会有所贡献、有价值这样的一个人。嗯,平常群众对我的评价也是觉得我很端庄、很和平、很大度,不会跟人家斤斤计较,一个弱女子,能够这样子受到别人的评价,那,说明我不是那种小小气气的人。

1984年画《卖花姑娘》前到广东顺德写生

怎样平衡行政工作与艺术创作......创作没办法,我就是做事要有作为,要出成绩,在任何大的展览的时候,都要交作品出来。不能说你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我带头交,大家都交,要出成绩这一点,你在画院白吃饭不行的。这一点,我在这里,在一个男子堆里,而是都是强干的男子堆里,我要做领头人,确实不容易。首先自己要有实力,你自己要有作品出来才行,你要有实力,要为大家干事情,而不是你当了领导整天,都是为自己来宣传,为自己来干事情,整天都是报刊杂志,什么什么到处都在搞自己的事情,我没有这样子来做。还有就是自己度量要大一点,人家不跟你合作,人家不支持你,你也不要太小气,还是有容乃大。就是人家有缺点,别老看着别人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自己收获的也高兴,这样子把画院搞得和谐一点。画出了自己的味道

创作上的风格变化,我有思考过。但是我没有刻意地去,要怎么做怎么做。那我还是要顺其自然,在我精力旺盛的时候,那我当然要画我原来所学的人物工笔画,但是,在我因为在社会任务,社会工作干扰之下,我没有办法画工笔画的时候,那我也没办法,只能够是不情愿地让它停下来。但是我不能停下笔啊!我停下笔,那以后再拿起来就很困难。所以我想,我画一点写意画,是否,也能延续我的这个艺术语言、艺术道路呢?我觉得也可以!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先生,年轻的时候画工笔画,后来都是画写意画。那这些,这样做,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所以我就尝试着,画写意画,因为我是工笔出身的嘛,所以我在画写意画的时候,我还追求它的准确度、它的执著这样子的,就受到一些局限。我虽然受到了一些局限,但是我还是画出了自己的一些味道。

王玉珏和郑爽(左一)、梁明诚(右一)为广东美术馆建馆奠基仪式寻找地点。

相关口述史访谈及文章请查阅:郑爽:我想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去丨有温度的美术史之十九(上篇)


王玉珏品欣赏

《迎朝阳》,1970


《晨露》,1972

《社员阿姊》,1962

《白云从这里走过》,1998

《斗门之一》,1981

《斗门之二》,1981

《卖花姑娘》,1984

《乡村医生》,1963

《冉冉》,1987

Copyright ©2019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